陈姓历史名人录

Posted by Admin L in 历史名人录 (Historical Figures) on 14-06-2012. Tags:

除陈完之外的陈姓名人,还有春秋时齐国的名臣陈乞,战国时期人陈仲子,他出身贵族,耻不义之禄而避兄离母,为人’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三国时有著名谋士陈平;唐代诗人陈陶;宋代学者陈亮;明代画家陈道复;郑成功的军师陈永华,还有爱国华侨陈申到、实业家陈启源等等。近代有华侨领袖陈嘉庚,中共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开国元勋陈毅、陈云、陈赓等。
    陈 平:西汉大臣,少时家贫,好读书,后归刘邦,他多次用计,使刘邦脱离逆境,转危为安,与张良齐名,史称"良平"。
陈 寿:西晋著名史学家,著有《三国志》,最初名叫《三国志通俗演义》。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是由《三国志》演变而来。
陈 祎:唐僧的俗名陈祎,他是佛教经典名著的翻译家,中国佛教唯识宗的创始人,由于他的业绩,使佛教有了汉字记载的经典。撰有《大唐西域记》。
陈 抟:宋初道士。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作《太极图》、《先天图》等。
陈天华:清末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他的著作《警世钟》、《猛回头》和他"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行动,为中华民族的觉醒敲响了"警钟"。
陈 群:三国魏时尚书,曾建议选任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后来演变成士族垄断政权的工具。

 

陈金钰:(公元1914~今),湖北广济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参加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在红十五军三团三营七连当班长。当时红十五军只有两千多人,有一半的战士只有大刀、梭镖和鸟枪。红十五军攻打宿松城时,陈金钰所在的连队是预备队。战斗进行得很不顺利,红军多次爬城不成功。陈金钰所在的连队被派去突破城西北角,陈金钰是突击组的成员,冒死爬上城墙,夺下守敌的枪,守住了突破口。后来升为副排长。红十五军和红一军合编为红四军后,任第十师二十九团任排长、连长,红二十五军成立后,任第七十三师二一七团任副营长、营长,红三十一军成立后,任第九十三师特务营任政治委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河北冀西游击支队营长、支队司令员,独立支队大队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十六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二十四旅政治委员,第三师八旅旅长。1947年在刘震、吴法宪的二纵任第四师师长。第四师是红军时期红二十五军的老基础,抗日战争时期编为一一五师三四四旅,皖南事变后南下华中,扩编为新四军三师八旅,进入东北时有七千二百人,装备比山东部队稍好。四师由于历史基础较老,战斗积极性较好,执行任务坚决,战斗作风勇猛。陈金钰在四师的时候,四师参加了攻打怀德的战斗,当时以四师的十二团和六师的十六团组成第一梯队,以四师和六师各一个团组成第二梯队。战斗打响后,第一梯队只用几分钟时间就突破了西南角,激战一夜,歼灭守敌新一军三十师九十团。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四师师长。陈金钰在四师只呆了很短一段时间,就离开了主力部队,先在东北军区上干大队任队长,后到一个独立师当师长,四野主力入关后,陈金钰留在东北,任第一六五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一六五师改为华北军区二○八师,陈金钰任师长。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步兵学校校长,石家庄步兵学校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副军长,河北省保定卫戍副司令员,1962~1968年,任山西省军区司令员,以后担任北京军区副参谋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

    陈炎清:
    (公元1910~1996),湖北黄安人(今湖北红安)。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二二○团排长,红二十八军五十团连政治指导员,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二三○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连政治指导员,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七大队营政治教导员,第九大队政治委员,第二军分区十九团营政治教导员,第三十四团政治委员、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第二十一军分区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独立八师副师长。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军区永顺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湖南省兵役局副局长、局长,邵阳军分区司令员,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6年11月2日因病在长沙逝世,终年八十六岁。
===============================================================
    陈宗坤:
    (公元1915~1982年),四川广元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二团战士,入伍不久就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中先后升任班长、排长、连长。长征中患伤寒病,曾昏迷不醒。他谢绝了战友的担架,硬挺了下来,没有吃药,病竟然好了。长征结束后,调到红一军团,在四师十二团任排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抗日义勇队队长、营长,第十团参谋长,第一军分区二十团团长,冀察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在著名的平型关战斗时他是排长,战斗中,子弹打完了,枪托打断了,刺刀拼弯了,他只被弹片轻轻擦了一下腿肚子皮。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军区第十九军分区司令员,冀热辽军区独立第七师师长,第四野战军四十六军一五九师师长,湖南军区长沙军分区司令员。1946年任晋察冀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员时,率两个团驻守张北县。该部发现大清沟方向有敌活动,但却误认为是小股敌人骚扰,陈宗坤率部队绕道前往围歼,张北县城仅留一个连驻守,致使敌军乘虚而入,虽郑维山派兵力增援,但张北县城西门被突破,守城部队建制被打乱,张北陷于敌手。任冀热辽军区独立七师师长时,独立七师刚组建,兵力不多,枪支弹药少,部队没有经过整训。从未打过攻坚战,上级就命令独立七师攻打察北重镇多伦县城。他力排众议,精心组织攻城,经过十多个小时战斗,全歼守敌,解放多伦县城。率领独立七师先后攻克延庆、平定堡、崇礼等县城,作战四十六次,毙伤俘敌八千余人,这支部队后来改编为四十九军一五九师。陈宗坤身经百战,却从未受过伤。直到解放天津时,他却踩中了一个脚踏雷,在危急关头十分镇定,命令周围的隐蔽好,猛力跳进旁边的一个弹坑,地雷爆炸了,他竟然安然无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校长。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一军副军长,解放军体育学院院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2年11月1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七岁。
=================================================
    陈宜贵:
    (公元1914~1997年),又名冯少堂,安徽霍丘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七十三师二一九团班长,红三十军八十八师二六四团连指导员、团部书记、师政治部秘书长,红九军政治部保卫局局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冀中军区三团政治处主任、晋察冀军区陆军中学政治委员,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第四纵队十一旅政治委员,第十九兵团六十四军一九一师政治委员。参加了平津、太原、宁夏等战役。宁夏战役时,率第一九一师两个团,穿插荒无人烟的沙漠,在特大暴风雨的袭击下,强行军八十五公里,占领了鸣沙洲,斩断了中宁通往金积、灵武的公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宁夏军区政治部主任。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五军副政治委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1年夏、秋季阵地防御作战、保卫开城作战、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和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回国后,任北京军区后勤部副政委、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曾与李中权、李振军主编《冀中熔炉》等。

    1997年6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三岁。

=====================================================
    陈绍昆
    (公元1921~今),江苏宿迁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9年参加八路军。1940年加入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任苏皖抗日寇政干校干事,八路军苏皖纵队随营学校分队长、中队长、泗阳县四区区长、中共区委书记、中共7区区委书记兼游击大队政治教导员,县总队副总队长,县警卫团政治处主任,淮海军分区新一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三师十旅三十团政治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五师十五团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三十九军一一六师三四八团政治委员。攻打锦州时,是东野二纵五师十五团政治委员,十五团受领的任务是突破城西北门右侧十多米的突出部。这次攻城,有我军上百门大炮破坏射击和坦克车的支援,他和团长的指挥所随尖刀营前进。尖刀连在突破口与敌人展开激战,当指挥所进入突破口时,命令二梯队营投入战斗,从南北大街往东打,迅速扩大战斗面,巩固突破口。这时团长负了伤,全团由陈绍昆指挥,挨家逐院、掏墙打洞歼灭敌人主力。十五团的一个营摸进敌一八四师师部和联勤总部,俘敌近千。另一个连打进法院,俘敌七百余人。陈绍昆率十五团打了整整二十一个小时,突破勇猛,穿插迅速,圆满完成了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入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一六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一一七师副政治委员,一一五师政治委员。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青年部副部长,第三十九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70年6月调任冶金工业部革命委员会主任,1975年1月出任冶金工业部部长,1977年卸任,未再担任领导职务。是中国*******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赞赏 / Reward】

微信         支付宝         PayPal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