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历史名人

Posted by Admin L in 历史名人录 (Historical Figures) on 15-06-2012. Tags:

最先崭露头角的罗姓人,是三国时的罗宪,蜀汉太子舍人。晋时的武陵太守罗企生,深受桓温器重的襄阳太守罗友。隋唐时代,是罗氏的重要发展时期。不仅人才济济,连续涌现出隋末为王室固守山东的罗艺唐代诗人罗隐以及其兄弟罗邺、罗虬,神武大钭军罗士信等,而且在此时期,罗氏族从今湖南、湖北和江西逐渐向全国各地播迁,发展成了中国的大姓之一。在罗姓名人中,还有著名的小说家罗贯中。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名本,号湖海散人,今山西太原人。相传他是施耐庵的学生。有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等作品留传于世。还有近代教育家罗典,画家罗聘,史学家罗振玉,以及当代革命家罗荣桓、罗瑞卿等。

罗贯中:元末明初杰出小说家,今山西太原人。他一生相传作过"十七史"演义,现存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其中代表作《三国演义》(简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罗 聘:清代著名画家,为江苏甘泉(今江都)人。画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等,无所不工。其笔调奇创,超逸不群,别具一格,为"扬州八怪"之一。其子允绍、允缵,均善画梅,人称"罗家梅派"。

罗 存:画家,今河南开封人。喜作小景山水画,极有韵致,时人评价他的画作,"披图便知登高望远,鱼鸟往还,浩然有江湖之思"。

罗 隐:唐代文学家,余杭人。所作散文小品,笔锋犀利,鲁迅谓其所著〈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

罗 邺:唐代诗人,余杭人。有"素有英姿,笔端超绝"之誉,号"诗中虎",为唐代"三罗"之一。

罗从彦 闽学家 
    罗从彦 (1072–1135年),
    字仲素,先祖原居江西南昌,旧属豫章郡,放世称豫章先生,为罗姓迁沙始祖,唐元和十五年(820年)任沙县县尉,罗周文的第十二代后裔。
    罗从彦自幼刻苦好学,后从师闽学创始人杨时,扬时认为门下众多弟子中“唯从彦可与言道”。
    宋政和六年(1116年)前后,朱熹的父亲朱松和老师李侗是罗从彦的门下弟子,李侗再传朱熹,这样,二程理学经历了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四代师承,形成了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罗从彦“上传伊洛、下授延平”(宋礼部颁文质罗公祠祭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宋靖康元年(1126年)罗从彦写成八卷的《圣宋遵尧录》,表达了他对政事的看法和心忧国家君臣的忧患意识,宋绍兴二年(1132年)罗从彦年逾花甲,在多次赴考不第之后,以特科进士出任广东惠州罗县主簿,3年后死于任上,终年64岁。宋淳佑七年(1247年)宋理宗下沼赐罗从彦溢号文质,明万历四十二年 (1614年)从祀于孔庙。
    罗从彦的治学方法强调“静心”,认为修身养性的主要途径是“去心害”、“适正道”,这样则“舜人皆可为矣”,他的著作《诗解》、《春秋解》、《春秋指归》、《语孟师说》、《中庸说》、《台衡录》等均已失散,现存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刻出版的《宋儒罗豫章先生全集》共十二卷,收有《遵尧录》八卷;《二程先生语录》及《问答》一卷;《议论要语》一卷;其余的杂著和诗备一卷。
  [专文辑录]
      .闽学奠基人罗从彦
  童子摘编自李启宇《闽学四贤略考》、谷方《罗从彦与闽学》
    宋明时期,我国东南地区出现了一批研究、倡导、宣传并发展二程(程颖、程颐)理学的学者,经过数代师、弟长期艰苦努力,终于在学术上形成了有别于濂、洛、关学的独立学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闽学”。在这一学派中,最著名的是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即史称“闽学四贤”。
    四贤当中,先师杨时以程门立雪求道被传为千古佳话。而其中成就最大的朱熹则是宋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一直成为后来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理论工具,对后世学者有着巨大的影响。四贤中的李侗虽一生穷困潦倒,但因为朱熹乃出其门下,知道的人也不少。唯有罗从彦,除了在学术界,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罗从彦,
    据《沙县志》载:“字仲素,先世自豫章避地南剑,因家剑浦(即今南平市),后徙沙县。”但据《闽沙罗氏族谱》载,唐元和十五年(820年),罗周文出任沙县尉,居城西罗家巷,成为罗姓迁沙始祖,罗从彦为罗周文的第十二世孙。《沙县志》卷十二载:“先生所居即在洞天岩(洞天岩系沙县城西五里处一胜景)之麓,至郡寇(诬指明正统十三年邓茂七起义)乱后,罗氏始,废其所游息。”罗从彦闻“杨时得河南程氏学,慨然慕之。及时为萧山令,遂徒步往学焉。”学了几天, “惊汗浃背,曰:"不至是几虚过一生矣!"”杨时也十分器重罗从彦,认为“惟从彦可与言道”。杨时一生仕途顺利,从知县一直做到龙图阁直学士,晚年隐居龟山,故称龟山先生。罗从彦则一生坎坷,到61岁时方得了个“特科进士”的头衔,到广东惠州博罗县任了个主薄的小官。官满后,回家途中逝于汀州(一说死于任上),享年64遂。虽然一百多年后得了“文质”的谥号,然而死时却因儿子敦叙早殁,连灵柩都运不回来,若干年后才由他的学生李侗运回。朱熹对罗从彦评价甚高,认为“龟山倡道东南,士之游其门者甚众,然潜思力行,任重诣极,如仲素一人而已"。然而,作为闽学发展中的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长期以来,他的言行 “多湮没而无闻”(《宋元学案.豫章学案》黄宗羲语)。为了弄清闽学的性质和发展过程,不能不重视罗从彦思想的研究。这里,先谈谈罗从彦在闽学中的地位。
    闽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二个阶段,首先是由杨时、罗从彦、李侗到朱熹的早期闽学阶段。其次是朱熹及其门人的闽学发展阶段,即闽学的成熟、分化阶段。关于这一点,明代学者欧阳佑曾说“自龟山载道而归也,程师即喜之曰"吾道南矣。"然成继承匪人,抑何以演其源而扬其波耶?幸有豫章罗先生,受业龟山之门,独得不传之秘。故自有先生之学,一传而为李延平,再传而为朱晦庵,由是海滨邹鲁,于斯盛哉!(《重刊罗先生文集序》),不难看出,罗从彦是闽学发展第一阶段的关键人物。他在杨时一千余名学生中“独得不传之秘”。黄宗羲也说,罗从彦在杨时的学生中“最无气焰,而传道卒赖之”(《宋元学案.豫章学案》按语)“最无气焰”的人成了闽学的奠基人之一,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比较自觉地反映和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从而使闽学更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罗从彦的主要活动年代在北宋末期和南宋初期。他经历了靖康之难和宋廷南迁的历史巨变。这是一个需要进行历史性反思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重新建立国家意识形态的时代。罗从彦比杨时门下千余名学生高明之处,在于他比较明确地认识了当时的时代特点。史书记载,罗从彦“严毅清苦,笃志求道”(《宋史》本传)。这是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锤炼出来的特殊性格。是进行历史反思的需要,也是重新建立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也就是说,他是为回答时代提出的迫切问题而求学问道。

那么,罗从彦在闽学发展过程起得了哪些作用呢?
    (1)他从当时社会现实的需要出发去理解、接受和消化洛学,就是说,他把闽学建立在时代需要的基础上。他着重发挥二程提倡的“圣人之道”,建立了早期闽学中以抨击封建政治弊端和维护封建纲常名教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体系。他和杨时、李侗都没有放松对王安石变法的批评和对微、钦两朝的击。正因为这样,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早期闽学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
      (2)在道德观方面,他接受了洛学重道理教化的观点,但是,他针对当时政治腐败的严重状况,着重强调在上位者进行道德修养和严格要求自已的必要性。他和早期闽学的其他代表人物一样,坚决反对民族压迫,积极主张抗金。他为适应民族斗争的需要,大力提倡名节忠义和廉耻等道德风尚,表现了早期闽学较强的民族精神。
    (3)他在修养论上强调“以主静为宗”。这种修养论由杨时首倡,罗从彦又传授给李侗,李侗“教人大抵令于静中体认大本未发时气象分明,即处事应物自然中节。此乃龟山门下相传诣诀”(《李延平集》卷三)“以主静为宗”的修养论经过罗从彦的发挥和传授,构成了早期闽学追求“静养”境界的特征。
    封建社会是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社会,这种社会环境不仅深刻地影响思想家的性格,也深刻地影响到某种学说的命运。罗从彦所谓“圣人之道”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并行不通。到头来,他也不得不感慨系之“颠倒一生浑是梦,寻思百计不如闲。”这个早年不惜变卖田产,裹粮步行千里“笃志求道”的、燃烧着火一般热情的志士,到晚年似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筑室罗浮山中,绝意仕进,终日端坐。”(《宋史》本传)。封建社会本身存在的那种激烈对抗的矛盾既会铸造出“严毅清苦,笃志求道”的早年的那种罗从彦,又会铸造出潦倒失意、终日静坐、与民众隔绝、冷漠得可怕的晚年的罗从彦,罗从彦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他的思想和性格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矛盾的产物。这也多少反映出闽学的二重性:闽学中有一些适应时代需要、能够帮助人们进行历史反思的内容,也有一些对民众冷漠、与民众隔绝的内容。我们可以而且应该从罗从彦思想和性格的二重性以及闽学的二重性中去估价罗从彦在闽学发展中的地位。
    二.沙县广泛开展罗从彦诞辰925周年纪念活动
    1997年是闽学奠基人之一罗从彦诞辰925周年,为了纪念这位闽学先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沙县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在本县及周边地区文化界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
    罗从彦是闽学发展的关键人物,他上接程颢、程颐、杨时,下传李侗、朱熹,是闽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从当时社会现实的需要出发去理解、接受和消化洛学,并针对当时吏治腐败的严重状况,着重强调了在上位者进行道德修养和严格要求自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他反对民族压迫,积极主张抗金,大力提倡名节忠义和廉职等道德风尚,表现了较强的民族精神;他一生刻苦好学,“笃志求道”,不惜变卖田产,多次背着干粮徒步问师求学,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十分感人,更为后人景仰。据《沙县志》载:罗从彦,“字仲素,先世自豫章避地南剑,因家剑浦(即今南平市),后徙沙县”。上海古籍出版社与上海书店编写、出版的《二十五史》之《宋史》部分,也辑录了《罗从彦列传》。
    自1996年由沙县政协牵头成立“沙县纪念罗从彦诞辰925周年活动筹委会”以来,广泛与海内外有关学术团体及罗氏宗亲会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和联系,得到北京、山西、湖南以及本省福州、厦门、闽北等地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寄来许多研究罗从彦的论文。97年3月,县政协文史委主编、出版了《闽学 贤人罗从彦》一书,由罗氏族人集资出版了四卷集的《豫章文集》。在此基础上,县政协还组织出版了罗从彦的研究论文、专集,并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介绍罗从彦的生平以及他在闽学发展中的地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许多读者的首肯。
    始建于明崇祯六年(1635年)的豫章祠现已修缮一新,1997年9月14日重新对社会开放,并被列为沙县第三批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它对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社会尊重知识,重视学习,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尽力营造文化氛围,促进当地文化事业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罗钦顺 理学家 礼部尚书
    罗钦顺(1465-1547),
    字允升,号整庵。泰和人,明代著名理学家。
他出身仕宦门第,生活在明代中叶,弘治六年(1493)进士及第。授编修,调任国子监司业。那时朝廷宦官刘瑾擅权,正直之士经常遭受迫害。钦顺曾一度削职为民,直到刘瑾被诛后,才恢复职务,任南京太常少卿,不久改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后晋升为吏部左侍郎。世宗即位后,迁南京吏部尚书,省亲乞归。改礼部尚书,会居忧。迁礼部尚书,辞而不拜,又改吏部尚书,又辞不就任。钦顺严于职守,勤于政事,受到皇帝的赏识和百姓的爱戴,但却遭到骤贵的张王总、桂萼忌恨。他们在政治上培植私党,排斥异己,正直的人一概不用。钦顺感到同他们在朝廷做官是件耻辱的事,便辞官回乡。从此他里居二十余年,足不出户,专心研究"格物致知" 的学说。年八十三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庄。
    早年他笃信佛学,后来舍弃并批评"顿悟"。他认为"通天地、恒古今,无非一气而已"。"气"是世界的本源,天地万物都由"气"所化生。"理"是"气"运动变化的一定条理秩序。反对朱熹的"理与气是二物"和王阳明的"天地万物皆吾心之变化"的观点。在为学方法上,他主张"学者之事,则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
      钦顺辞官家居,很少和人来往,杜绝门徒,一人独居一室,精神焕发,没有惰容,澹泊自持,不为世累,每天早上穿戴整齐上学古楼端端正正坐下读书。哲学著作有《困知记》二卷,《续记》二卷,附录一卷。文学著作有《整庵存稿》二十卷。
  罗汝芳 进士 理学家

罗汝芳(1515 1588),
    字惟德,号近溪。泅石溪人 (今天井源乡罗坊村)为明代著名学者、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嘉靖进士,历任太湖知县、宁国知府,官至参政。他一生深人下层,宣讲哲理,教化士民,以发人" 良知"和济人急难闻名于世。其学虽源于理学,但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正宗教条,提倡用"赤子良心"、"不学不虑"去"体仁",持见新奇,颇有创见,一扫宋明理学迂谨之腐气,故被誉为明末清初黄遵宪、顾炎武、王夫之等启蒙思想家的先驱。
    嘉靖十九年(1540),罗汝芳拜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颜钧为师,尽受其学,得壬良泰州学派真传。翌年,进京会试,闻其父病重,不试而归。此后,退居故乡十年。在这段时间,他四处游访,考察社会,探究学问。并在从姑山创办"从姑山房",接纳四方学子,从事讲学活动。
    嘉靖三十二年(1553),罗汝芳进士及第,授太湖(今安徽太湖)知县。在任上立乡约,访讲规,召集诸生讲学,公事多在讲席上办理。两年后,朝廷提升他为刑部山东司主事。嘉靖四十一年(1562),出任宁国(府治今安徽宣城)知府。他为政重教化,以讲会、乡约为治,又主持修缮径县、南陵、太平等县的城池,政绩裴然。嘉靖四十四年(1565),因父丧回南城守制。
    万历元年(1573),罗汝芳守制期满,复为朝廷起用,补东昌(府治今山东聊城)知府。他治理东昌有如宁国,末满三月,即令士民大为叹服。不久,改官云南道巡田副使,分守永昌。上任之后,即着手整治昆明堤,疏浚滇池,兴修水利,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很大便利。万历五年(1577),罗汝芳官拜左参政。不久,因事迸京。应邀至城外广慧寺讲学,朝中人士纷纷前往听讲,引起了内阁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的不满,勃他"事毕不行潜住京师,摇憾朝廷,夹乱名实",被罢官归里。万历十六年(1588)九月二日卒,享年七十四岁。
    罗汝芳一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理学思想方面。青年时代,他受到了明朝程、朱学派理学家薛垣的影响,认为"万起万灭"的私心杂念长久以来就困扰着自己,必须把它除去。于是,便在寺中闭关静坐,在几上置水一杯,镜子一面,要便自己的心像水一样静,镜一样平,久之,遂成重病。其父授之以王阳明《传习录》,使他领会了"致良知"的学说,其病方愈。后来,罗汝芳赴南昌会试,师事颜钧。颜钧认为,人的天赋道德观念是永远不会抿灭的,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时刻保有着它,人只要发扬这种道德观念就可以了。因此,人们的道德修养根本不必从"制欲"人手。罗汝芳听后,如醒酌灌顶,完全接受了这种"制欲非体仁"论,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学观点。罗汝芳反对朱烹、王阳明等人所倡导的以省、察、克、治为基本手段,以"制欲"为基本内容的道德修养方式,并认为这是与孔孟之道相违背的。
    罗汝芳认为,"大道只在自身",人的目视、耳听、饮茶、吃饭、早起、夜寐、相对、问答,以至弹子的转动,肌肤的痛感,无一不是这个"道"的作用和表现。只要具备了一个肉体的形躯,就有了做圣人的条件。他主张拟不学为学",《以不虑为虑",不学不虑,就可以造就"良知良能。。在他看来,人的良知是永远不会眠灭的,不以修炼而增,也不以不修炼而减,圣愚的差别只在于"觉"与"迷"之间,因而成圣、成贤简直是容易非常。
    罗汝芳非常热衷于讲学,善于把玄妙、平易的讲演表达出来,为广大平民所接受。即使是不通文墨之人,俄顷之间,也能令其心境开明。他出任太湖知县,颁布讲规,召集诸生研习经文,"公事多决于讲座"。出守宁国,同样召诸生会文讲学,并兴建了志学书院、水西书院等一批讲学场所。京都入翻时,礼部尚书徐阶,集两司郡县候选吏人,大会济灵宫,聘汝芳讲习,听者数千人,无不动容铭心。入滇五载,罗汝芳虽然年愈花甲,讲学热情依然不减,昆明五华书院和春梅书院就是他讲学的重要场所。致仕以后,他仍然壮志落落,愤然率弟子游金陵、福建、浙江、湖厂等地,频频讲学集会,继续阐扬泰州学派的思想。这一切,说明罗汝芳是泰州学派学术活动的重要组织者,为泰州学派理学思想的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罗汝芳还具有人道主义思想,同情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比如,他在太湖知县任上,有兄弟为争遗产来投诉,他闻之家境艰难,"汝芳对之泣,民亦泣,讼乃止"。又创开元会,罪囚亦令听讲。他以传统道德融于真情,动容感化,从而化解民事纠纷。他在做宁国知府时,集诸生会文讲学,让诉讼者在讲坛上咖跌静坐,触目观心,以此判案,并把政府的库藏馈赠给他们。这种情况,在封建官吏申是绝无仅有的。然而,作为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这种从赤子之心出发救贫恤难行为是可以理解的。
    明代中叶,是一个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当时,我国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掘起,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正宗教条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罗汝芳的"赤子之心"说和"制欲非体仁"论,便体现了这一时代的要求。他的理学思想,不仅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否定封建伦理道德的作用。
    罗韬 明殿学士 教育家
    罗韬〈公元886–969年〉,
    字洞晦,一字晦夫,号匡山,吉州泰和(今江西省泰和县)人。他生于唐僖宗光启二年六月十五日〈公元886年7月20日〉,从小就有志于学。稍长,更清修苦学,淡于声利。据说他读《论语》至"君子上达,小人下达",顿悟,遂罢外缘,静坐小楼阅《孟子》。除了儒学,他还博览群书,以广耳目。由于这样长期刻苦学习,因而使他学富五车,成了当时远近闻名的学者。那时正值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分裂,战争不断,于是他遁迹中团,修业愈励。他绎讲《易》,四方担簦从学盈户。
    后唐长兴(公元930–933年)年间,罗韬以文学授端明殿学士。他向朝廷进《大学》,析解"平天下,宜以修身为本",得到明宗李亶的认可;然后又演《九畴说》。为了防止宦官干预国事,除去朝廷的隐患,他还向明宗献《丹四箴》,力主纳诲、防几、赏廉、革蠧,使李亶大为高兴而优礼之。不过,罗韬无意仕进,故以疾乞休,明宗乃赐金帛给他,以奖励其才学和忠心。罗韬回到泰和后,便离开中团,来到风景秀丽的匡山(又名义山、王山、子瑶山,在泰和县城东南80 里)居住,更潜心于学,决心隐居终身。因他学问渊博,品行又高洁,故四方来求学的人越来越多。为满足青年的要求,罗韬遂建书院于匡山之下(今泰和县苑前乡书院村是其故址),以育贤才。著有《匡庐记》三卷、《门人问答录》五卷、《琳王郎馀稿》一卷。这事传到朝廷,明宗李亶于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八月敕赐"匡山书院"匾额,命翰林学士赵凤书之,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冯道为之记。这样一来,匡山书院的名气就大了,而且影响到后世。大概在元末,书院毁于战火。罗韬后裔曾三次重修,至清仍为讲学之所。一千多年间,文人学士慕名来游览的人很多,写下了许多赞美罗韬办学的诗文。 中国的书院始于唐代。唐玄宗开元六年(公元718年)设丽正书院,十三年改称集贤书院。号称我国最早的一所讲学式书院,是庐山白鹿洞书院。它的前身是南唐升元 (公元937一一942年)年间创办的"庐山国学",宋初才改称书院。这样看来,匡山书院创办的时间比白鹿洞书院还早。作为匡山书院的创办者罗韬,他对中国书院教育的贡献就可想而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家,自《诗经》以后,诗学便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故中国的文人,大多数都会写诗。罗韬也不例外。据《庐陵诗存》和《泰和诗征》记载,他在五代时期是有名的诗人。《泰和诗征》卷一收录了他写的一首《赠摄邑令陈都干承逸》诗:"忠言直许能扶国,循吏仍知不近名。今日西昌人尽喜,廉泉先已为君清。"《匡山书院罗氏族谱》则题作《赠逸翁陈先生都干西昌律》,而且在开头增加了四句,由七绝变成了七律:"琼林宴罢岁频更,往事昭昭亦可惊。黄草峡边哦月上,白苹洲畔看潮生。忠言直许能扶国,循吏仍知不近名。西昌今朝人尽喜,廉泉先已为君清。"《庐陵诗存》卷一则只收录了罗韬写的《赠乐纠》诗中的两句残诗:"征书不凂平生志,祗为青山别有春。"
    关于这两首赠诗的主人,地方志和罗氏族谱有简单的介绍:陈逸翁(承逸),为泰和名宦第一;乐纠,泰和早禾市人,后唐天成(公元926–930年)年间屡征不起。罗韬与他们交往较深,志趣相投,故有诗赠送他们。
    罗韬生于唐末,历五代而至宋,于开宝二年二月二十日(公元969年3月10日)去世,享年84岁。门人追思之,私谥静逸先生。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敕赠太子太师,进经筵官,配享文祠。
    罗颖 清徽大学士
    罗颖,天伦公之子,江西南昌县柏林村人。生于唐光启元年乙已(公元885年)十月十二日丑时。经传涉猎,与里人彭会友善,皆以词赋称。宋开宝中,诣金陵,举进士第,例以黄衣守选。及王师问罪,后主衔璧,颖再应乡举,下第归。新闻片它汉高祖庙,颖题诗,其落句云:“曼侮群豪夸大度,可能容得辟阳侯”。少顷,辄自衣冠鞠伏庙庭,口陈自咎之言。掖而去,数日卒。颖字学礼,号沂水先生,官清徽大学士。
    赞曰:自从挟策出林坡,新领皇恩雨泽多。东壁明星和月晓,秘书台省挹风和。编修文焕霞开锦,制诰词翻宦海波。拜罢玉阶还册府,御炉香满紫金罗。
宋开宝六年敕封南唐颖公诰:
    皇帝敕曰:蚨闻上古彰善树声,臣有伟功,君宜优宠。今罗颖抱道自重,袭罗山高尚之风,节义自持,继族门忠孝之志。初擢高第,继拜翰林。优转清徽,献兴太平之策。再起 国傅、启议事归田之休。反而思之,实肤不德。徒切去后之念,未伸报德之思。今特封尔为豫章开国郡公,食邑三千户。祖议和赠太子太保,父天伦赠太子太傅。祖母范氏赠金陵郡夫人、母龚氏封楚国夫人,勉服休命,以慰肤思,尔其钦哉。
      大宋开宝吉月吉日 谷旦 宋史官邓及撰
    罗典 岳麓书院山长


    罗典 (1719――1808)
    字徽五,号慎斋,湖南湘潭县人。其祖先原籍江西吉水,明洪武时迁湘潭鼓磉洲安居,世称“鼓磉洲罗氏”。罗典“生而颖异,磊落不群”。家道中落后,仍“锐志苦攻,蔬布常不给,自乐也”。乾隆七(1742)年以府试第一入郡学,十年考中秀才,十二年中式乡试第一名举人。十六年会试取进士,获殿试二甲,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次年改授编修。二十一年(1756)钦命河南副主考,所取多知名之士。回京时,当事者以土特产相送,典均严肃谢绝。二十四年,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后升江南道监察御史,任内历著风节,咸肃官箴。二十七年,钦命河南主考官,为国取才,备加勤奋,细酌取舎,得人益盛,次年充会试同考官。三十年钦命提督四川学政。在任时,他按临诸郡,严禁舞弊,使奸徒远避,真才尽搜,蜀中人士称之为“神”。三十五年转授工科给事中,在一项大工程中,一贪官贿典三千金,他“弗纳,仍痛惩之”,从此贪官污吏对他又恨又怕。三十七年转任吏部掌印给事中,他办事认真负责,核杜积弊,官吏折服。三十九年升任鸿胪寺少卿,次年乾隆皇帝接见他后,对群臣称赞说:“罗典是正经老实人”。四十七(1782)年罗典以67岁高龄出任岳麓书院山长。直到嘉靖十三(1808)年,他以90高龄“端坐而逝”为止,27年间五次连任该院山长。由于他学行兼优,训诲不倦,实有成效,因而历任巡抚四次奏留,吏部特加记录八次。最后以90高龄重赴皇帝特设的鹿鸣宴。罗典在从事教学和书院管理工作之余,还下功夫研究学术,先后撰写刊刻了《凝园读易管见》、《凝园读诗管见》、《凝园读书管见》、《凝园读春秋管见》、《罗鸿胪集》凡50卷,以及《九江考》、《广养生说》等文。罗典逝世后,奉旨批准入祀湖南乡贤祠。
  罗大经 进土 抚州推官
  罗大经(1196—1242)
    字景纶,号儒林,又号鹤林,南宋吉水人。宝庆二年(1226)进土,历仕容州法曹、辰州判官、抚州推官。在抚州时,因为朝廷起起矛盾纠纷被株连,弹劾罢官。此后再未重返仕途,闭门读书,博极群书,专事著作。大经有经邦济世之志,对先秦、两汉、六朝、唐、宋文学评论有精辟的见解。著《易解》十卷。取杜甫《赠虞十五司马》诗“爽气金无豁,精淡玉露繁”之意写成笔记《鹤林玉露》一书。此书对南宋偏安江左深为不满,对秦桧乞和误国多有抨击,对百姓疾苦表示同情,其中有不少记载,可与史乘参证,补缺订误。更为重要的是,对文学流派,文艺思想,作品风格,作过中肯而又有益的评论。
    罗隆基 民主人士
    罗隆基,
    号努生。1896年8月14日(清光绪二十二年七月初六)出生于江西省安福县。其父是前清秀才,后以教私塾为业。1912年夏,罗隆基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罗隆基积极参加并成为该校领袖人物。1921年,罗隆基自清华毕业后,赴美留学。1928年,罗隆基回国后,曾在上海光华大学和中国公学任教。同年3月,与胡适等人创办《新月》杂志。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罗隆基在上海各大学公开演讲,主张武装抗日,宣传抗日救国主张。1933年,再生社作出建立国社党的决定。1934年7月,中国国家社会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天津召开,罗隆基当选为中央总务委员兼宣传部长。1944年9月19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全国代表会议,正式改名为“中国民主同盟”,成立新的领导机构,罗隆基当选为中央常务委员兼宣传委员会主任。1947年10月,国民党当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11月,民盟总部被迫解散。1949年9月,他以中国民主同盟代表的身份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以后,罗隆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委员、森林工业部部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宣传部长、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等职。1957年罗隆基被划为大右派。他在抑郁苦闷中度过了凄凉的晚年。1965年12月6日夜猝然病逝,终年69岁。

罗明 福建省委书记
    罗明(1900—1987)
    广东大埔人。属广东大埔枫朗豫章罗。 原名罗善培。潮州金山中学毕业后入厦门集美学校师范部学习。参加学生运动,组织“革命协进会”。1924年底任社会主义青年团广东区委通讯员。参与领导发展左派组织。1925年8月考入广东大学理科预科学习。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 党员。1926年3月,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身份回到厦门,举办训练班,开展农民运动。7月担任中共汕头地委书记。1927年1月中共闽南临时特委成立,任书记,领导了闽西地区的建党工作。1927年12月任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宣传部部长。1928年2月担任中共福建临时省委书记,领导部署了闽西农民暴动。6、7月赴莫斯科出席中国******* 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29年初回国,2月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1930年5月,指挥厦门破狱成功,救出被捕的同志。1931年1月,到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4月到闽西革命根据地,任中共闽粤赣边特区特区委组织部部长。同年11月,特区委改称省委,仍任组织部部长。1932年3月又改称福建省,任中共福建省委代理书记。同时被选为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8月任福建省委组织部部长,以特派员身份去杭永岩地区领导开展游击战争。1933年2月,被 “左”倾领导者批判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罗明路线”错误。不久被撤职,词中共中央局党校当教务主任。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调任红三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3月,因负重伤被留于贵州黔北地区养伤。后辗转去上海,因叛徒告密被捕入狱。后经同乡保释出狱回家乡,在大埔百侯中学当教员。抗日战争时期同中共组织保持联系,掩护过党员转移。1946年夏转至新加坡任教。1949年6月回国,参加革命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南方大学副校长,广东民族学院院长,广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广东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被选为第二、三、四届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第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87年4月28日因病在广州逝世。
  罗介夫 监察委员
  罗介夫(1880~1938)
  又名良千,浏阳县古港人。幼读私塾,后就读长沙岳麓书院。考取秀才后,被选送入日本京都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他结识革命志士,加入同盟会。1905年回国,与禹之谟创办守一学堂(广益中学前身,现为湖南师大附中),为反清革命培育人才。1907年1月,禹之谟被杀,他继续办学,主持校政,并将守一学堂改名广益英算专科学校。1910年(清宣统二年)创办浏阳驻省中学,继续鼓吹革命。次年,与立宪派李达璋等组织湖南铁路协赞会作为半公开的革命联络机关,以争路权为名,召开万人大会,揭露清廷反动统治的罪恶。辛亥武昌首义后,于10月下旬参加革命党人焦达峰、陈作新在长沙贾太傅祠举行的秘密会议,共商响应武昌首义的办法。湖南光复后被选为湖南省参议会议员,并在广益学校增办大学预科与法政经济特科,以培养专门人才。1912年(民国元年)9月国民党湖南省支部正式成立,他先后任湖南支部总务副主任、湖南国民党机关报《国民日报》总经理。1913年“二次革命”被镇压后,袁世凯派汤芗铭为湖南查办使和都督,大肆屠杀革命党人,封闭报社。他遭通辑,逃往上海。1915年参加反对袁世凯卖国的斗争。北伐战争开始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湖南大学法科学长。1927年7月,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改组委员会委员,国民党湖南省党校校务委员。1928年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指导委员会委员,在《指导》刊物上著文,一面反对国民党“以官驭党”,“朕即国家”的独裁统治,一面举起“铲共”旗帜,高喊“整理团防,铲共殆尽”。1929年(民国18年)夏秋,与王祺等旅京湘人向南京政府请愿,支持彭国钧、张炯等国民党省党部头目,反对何键暗中支持的“反小组织”派别活动。1931年任国民党监察院监察委员会,对何键统治湖南横征暴敛的行径,多次提出弹劾。当何键拨付5万元作为广益中学(罗为董事长)办学基金进行拉拢时,声言要代表湖南几千万人民与何键清算到底。1937年11月何键调任内政部长离湘,罗与方克刚、宾步程等组织湖南各界清算委员会,对何主湘9年搜括民财、贪污公款、盗卖矿砂等事予以上告、弹劾。何派人携巨款以为罗妻治病为名拉拢,罗又拒绝。何为平息清算风波,于1938年(民国27年)8月密派内务部警察中队长来湘侦察罗的行动,收买杀手,于罗赴省开会途经干彬岭时将其击毙。省主席张治中严令查办凶手,并开会追悼。葬于岳麓山。

【赞赏 / Reward】

微信         支付宝         PayPal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