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简史

Posted by Admin L in 台湾历史 (Taiwan History) on 07-06-2012. Tags: ,

采编:牧山道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站注:本系列文章自台湾远古时代讲至当今之台湾现状。对台湾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详细介绍,如高山族原住民、郑成功时期、日统日期、雾社事件、中华民国时期、现代台湾等等。并配有原站整理之图片、视频资料。相信这是让您从头了解台湾历史、认识台湾的一份不可多得的资料(筆者在此之前也只知鄭成功、葡占日據、國府遷臺等事,大家一起學習)。 為尊重臺灣地區用語習慣,本行始采用繁體漢字描述。 目錄 一、古早的臺灣人

現代臺灣(三):多元化的社會與文化

Posted by Admin L in 台湾历史 (Taiwan History) on 07-06-2012. Tags: ,

返回目录

1968年(民國57年)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實施,使得國民的教育水準日益提高,同時,為讓失學者有進修的機會,政府亦在中等以下學校設補校,並設立空中專科學校與空中大學等機構,讓有心向學者有進修的機會。不過由於受到威權與戒嚴體制的影響,使台灣社會文化定於一尊。 1981年(民國70年),行政院成立文化建設委員會,開始重視文化建設。解嚴之後,以往受到壓抑的多元文化,逐漸呈現出豐富的內涵。各縣市紛紛設立文化中心,地方也有越來越多文史社團成立,這些機構經常舉辦各項文化活動,使台灣文化由過去定於一尊而走向多元發展。 另一方面,隨著威權體制的鬆綁,弱勢群體也紛紛在政治社會改革的風潮下,發[……]

Read More…

現代臺灣(二):外交與兩岸關系的轉變

Posted by Admin L in 台湾历史 (Taiwan History) on 07-06-2012. Tags: ,

返回目录

李登輝總統上任後,在外交政策上推行「務實外交」(又稱彈性外交),以減輕台灣在國際上孤立的困境為重點,並在國際上凸顯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務實外交」的重點,在於鞏固與增加邦交國;對無法以正式官方外交關係運作的非邦交國,則加強特別是與重要國家,官方外交以外所有可能的實質關係;同時也全力爭取參與聯合國和其它重要國際組織。因此我國從1993年(民國82年)開始,即每年策動邦交國提出「參與聯合國」提案。2000年(民國89年)陳水扁總統上台後,仍繼續務實外交的政策。 不過近年來中共對我國外交上的打壓仍為中斷,不但視台灣為地方政府,並且積極在國際組織中排擠我國,或更改名[……]

Read More…

現代臺灣(一):政治民主化

Posted by Admin L in 台湾历史 (Taiwan History) on 07-06-2012. Tags: ,

返回目录

(1)戰後初期的台灣 1988年(民國77年)1月13日,患糖尿病多年的蔣經國病逝,副總統李登輝繼任總統。繼續延續蔣經國總統民主化、本土化的改革路線。 蔣經國與李登輝 1988年蔣經國過世,李登輝依據憲法,在司法院長林洋港監誓下, 就任中華民國總統,為首任台籍總統。 李登輝繼任總統後,首先最大的一項政治改革就是解決1947年(民國36年)以來,即未再改選的「萬年國會」問題。1988年(民國77年)11月7日通過「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自願退職條例」草案,翌年(1989年)元月26日立法院隨即通過此條例。不過隨後仍遇到許多波折,終於在1991年(民國[……]

Read More…

中華民國在臺灣(三):經濟發展

Posted by Admin L in 台湾历史 (Taiwan History) on 07-06-2012. Tags: ,

返回目录

(1)美援與經濟重建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前後,受到國共內戰的牽連,台灣的物資被迫必須運到中國內地去接濟國民黨軍隊。另一方面,由於國府軍隊在中國大陸上的節節敗退,從中國大陸來台的人數在短期間大量增加,物品需要額外增加亦非常明顯,尤以1948年(民國37年)下半年趨於嚴重,因此帶來大幅度物價水準上漲,台灣自戰後初期到1949年(民國38年)中,物價漲了7,000多倍,正是所謂的「一日三市」。 飛漲的物價 通貨膨脹下,出現30萬元的水果。 資料來源:《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遠流,2000年。 由於物價上漲過速,台幣供不應求,台灣銀行乃於1948年(民國3[……]

Read More…

中華民國在臺灣(二):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的政治發展

Posted by Admin L in 台湾历史 (Taiwan History) on 07-06-2012. Tags: ,

返回目录

(1)戡亂與戒嚴 1949年(民國38年)底,國民黨政府在中國大陸全面潰敗。10月1日中國共產黨在北京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2月7日,中華民國政府正式播遷來台。 來台軍人 1950年,自海南島撤退至高雄港的軍人。 資料來源:《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 遠流,2000年。 來台民眾 除了軍人之外,也有大量的軍眷來台。 資料來源:《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 遠流,2000年。 原本在國共內戰期間,美國國務院已經發表「對華白皮書」,宣佈不再支持國民黨的政權。但隨著1950年(民國39年)韓戰爆發,使美國思考到台灣[……]

Read More…

中華民國在臺灣(一):戰后初期的臺灣社會與228事件

Posted by Admin L in 台湾历史 (Taiwan History) on 07-06-2012. Tags: ,

返回目录

(1)戰後初期的台灣 1945年(民國34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台灣、澎湖歸屬中華民國接管。而當時一般台灣人民對於中華民國的統治,大多抱持歡迎的態度,並以中國大陸其他地區所沒有的熱烈心情,迎接國民政府。 9月1日,國民政府在台設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作為統治台灣的最高機關,由陳儀擔任行政長官。由於行政長官公署得辦理中央行政,並可對駐台之中央機關行使監督權,同時在職權範圍內得以發佈署令及單行法規,行政長官且身兼台灣省警備總司令一職,使行政長官實際擁有行政、立法、司法、軍事各項大權,好像日本時代台灣總督府的翻版。這也讓許多滿懷期待與理想的台灣知識份子,看到了這種體[……]

Read More…

日本統治後期(五):皇民化運動

Posted by Admin L in 台湾历史 (Taiwan History) on 07-06-2012. Tags: ,

返回目录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此時的台灣人,儘管已經被日本統治了42年,並且經過所謂「同化」政策的浸漬,但日本人仍不放心,他們心目中的台灣人畢竟還是和中國人同宗同種,總督府當局難免擔心台灣人會在中日戰爭中對日本人倒戈相向,幫助中國,所以必須對台灣人加強「皇國精神」的教育,使成為忠誠的日本皇民。因而日本開始推動所謂「皇民化運動」。 皇民化運動是日本殖民統治當局對台灣人民的一項洗腦運動,1941年4月19日成立的皇民奉公會則是其洗腦機關,當時全台600萬台灣人都是當然會員。此外,尚有許許多多的團體,諸如產業奉公團、文學奉公團、愛國婦人會等,均被納入「皇民奉公」體系,人人成為「聖戰」的[……]

Read More…

日本統治後期(四):經濟發展的轉變

Posted by Admin L in 台湾历史 (Taiwan History) on 07-06-2012. Tags: ,

返回目录

日治前期,在「農業臺灣、工業日本」的策略下,一切經濟發展的重心都在於農業,而此時期的工業發展,像是製糖工業、製茶工業、鳳梨罐頭加工製造,也可說是完全依附於農業之上,無一不是農產品加工業。 到1930年代前後,日本由於受到世界經濟大恐慌的衝擊,而產生大量的失業人口,因而有將失業人口「工業移民」臺灣的措施。加以日本想要侵略中國華南及南洋地區,而有所謂的「南進政策」,臺灣因地緣的關係,正好可以成為南進政策中的前進基地,因此。日本當局開始在台推行「工業化」政策。 電力是工業發展最必須的資源,所以臺灣總督府首先致力於電力的開發。在此之前,日本當局在台灣已有一些的電力建設。191[……]

Read More…

日本統治後期(三):同化政策的發展

Posted by Admin L in 台湾历史 (Taiwan History) on 07-06-2012. Tags: ,

返回目录

1919年3月,韓國爆發三一運動,在此刺激下,日本當局隨即進行殖民地改革,取消總督必須由軍人專任的規定,並解除總督的軍事權,提出「同化政策」作為殖民地統治的方針。10月,日本當局任命田健治郎為首任文官總督。 所謂同化政策,指的是將臺灣人與日本人一視同仁,在日本實行的制度,也實行到臺灣。其中較明顯的政策,是在教育和地方行政改良兩方面。 在教育方面,原來初期日本人在臺灣的教育分為日本人和臺灣人雙軌制,臺人的教育依據總督府頒布的學校官制、規則和學校令,在台日人的教育則根據日本內地的學制。因之,台灣小孩就讀「公學校」,而日本兒童就讀的,另成一系統,叫做「小學校」。「公學校」與[……]

Read More…